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批转关于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若干暂行规定的通知

时间:2024-07-08 08:30:23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56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批转关于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若干暂行规定的通知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


批转关于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若干暂行规定的通知

1987-9-10
  一、为深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推动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促进事业单位的更快发展,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二、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1.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变。首先要保证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事业任务的完成,实行责任承包。同时对其经常性事业费采取全额包干、差额补贴、完全自立等三种不同类型的经济承包。所减下的经常性事业费部分,财政预算不扣减,用以设置专项发展基金或周转金,实行有偿使用。具体办法由主管部门会同财政局商定。

  2.事业单位在保证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任务后,可开展多种经营服务。所创收入,除按规定照章纳税外(如纳税有困难的可向税务机关申请减免),全部自留。自留部分本着事业发展、集体福利、职工奖励三者兼顾的原则,按主管部门会同财政局核定的比例自主地合理使用。

  三、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重点是承包。应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出发点,采取责权利紧密结合的经营服务形式,实行“两包双挂”的承包责任制。“两包”:一包上级下达应完成的事业任务和经常性事业费指标;二包计划外创收收入基数。“双挂”:一是奖金免税额与经常性事业费削减比例挂钩;二是创收的实际收入与职工奖励基金提取的比例挂钩。

  四、凡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必须与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签订承包合同。

  1.与上级主管部门签订承包合同的法人代表是事业单位的行政领导。责任承包者由各单位自定,可由行政领导个人承包,也可由领导班子集体承包或职工全员承包。

  2.承包内容基本上应包括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应实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指标,内部改革与科学管理,人才培训,自我改造项目以及提高职工生活福利,相应增加职工收入等具体目标。

  3.关于减少经常性事业费及计划外创收收入等承包基数,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合理可行,要鼓励先进,防止保护落后。

  4.承包合同经双方正式签订后,除特殊原因外,不能随意变更,承包期限一般定为二至三年不变,根据不同情况,也可一年一定。

  五、各级主管部门要简政放权,对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相应扩大其自主权,对责任承包者赋予计划经营决策权、内部机构的设置权、中层干部任免权、人事调配权、自有资金支配权、职工的奖惩权、开展横向联合权等。

  六、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应与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积极创造条件全面推行院、所、馆、台、站长等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各有关主管部门应负责制定院、所、馆、台、站长负责制的有关办法,抓好“四书”的认定工作,通过试点探索,加快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

  七、实行重奖重罚。对全面完成承包合同的事业单位的行政领导,经主管部门审批,可给予本单位年人均工资的一至三倍的奖励,不计入奖金额。若成绩显著,主管部门可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鼓励。对党的基层组织负责人、行政领导副职和工会主席,可参照上述精神,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进行奖励。如完不成承包合同的,对主要行政领导除扣发全年奖金外,并减发原工资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其他行政副职和党组织、工人的负责也相应参照办理。 承包责任者的奖金来源,在奖励基金中列支。

  八、为了充分调动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挖掘内部潜力,在实行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必须认真建立健全各级岗位责任制。可采取划小核算单位,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的办法,做到严格考核、有奖有罚,内部分配不搞平均主义。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凡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全年发放奖金的免税限额与经常性事业费减少幅度挂钩,共分六个档次。各单位均照此执行。

  1.经常性事业费全部减完的,全年发放奖金的免税限额为人均四个月基本工资。

  2.经常性事业费减少比例达到或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全年发放奖金的免税限额为人均三个月基本工资。

  3.经常性事业费减少比例达到或超过百分之五十而低于百分之七十的,全年发放奖金的免税限额为人均二个半月的基本工资。

  4.经常性事业费减少比例达到或超过百分之三十而低于百分之五十的,全年发放奖金的免税限额为人均二个月基本工资。

  5.经常性事业费减少比例达到或超过百分之十而低于百分之三十的,全年发放奖金的免税限额为人均一个半月的基本工资。

  6.经常性事业费减少比例低于百分之十的事业单位,除财政局、税务局另规定外,全年发放奖金的免税限额为人均一个月的基本工资。

  事业单位照上述规定,全年发放人均奖金限额须报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核定。奖金发放水平超过核定工资总额的部分,由市人事局给予审核追加,银行根据市人事局的追加计划进行控制。

  九、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凡完成创收基数的,按下列两种情况分别划分各项基金:

  经济自立,经费完全自给的事业单位,应相应建立事业发展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职工奖励基金和后备基金。

  逐年减少事业费补贴以及定项或定额补助的事业单位,应建立事业发展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职工奖励基金。

  上述基金的提取比例,由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核定,可以一年一定,也可以一定几年不变。对超额完成承包收入指标的部分,可按超收幅度,在提取比例中适当提高职工奖励基金的提取比例。

  十、实行企业化管理、经常性事业费完全自立的承包事业单位,对法定节假日加班的职工,可按实际加班天数发给加班工资,在预算外所创收入中列支。

  十一、本暂行规定自今年一月一日起开始执行。

  在宁的中央、省属事业单位,若征得主管部门同意,也可参照本暂行规定执行。


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罚规定

建设部


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罚规定

1994年11月14日,建设部

第一条 为加强风景名胜区管理,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维护游览秩序,根据《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生产经营、工程建设和游览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风景名胜区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风景名胜区工作。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在地方人民政府授权范围内负责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
第四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执法工作中,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按照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依照本规定给予处罚。
第五条 擅自改变规划及其用地性质,侵占风景名胜区土地进行违章建设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其限期退出所占土地,拆除违章建筑,恢复原状,并处以每平方米三十元以下的罚款;不能恢复原状的,经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处以每平方米一百元至二百元的罚款。
第六条 对于破坏植被、砍伐林木、毁坏古树名木、滥挖野生植物、捕杀野生动物,破坏生态,导致特有景观损坏或者失去原有科学、观赏价值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其停止破坏活动,没收非法所得,限期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责令赔偿经济损失,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于砍伐或者毁坏古树名木致死,捕杀、挖采国家保护珍贵动植物的,经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处以三万元以上的罚款。
第七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违反风景名胜区规划进行违章建设、毁损景物和林木植被、捕杀野生动物或者污染、破坏环境的,由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处罚。
对风景名胜区的破坏后果严重,致使其不符合原定风景名胜区级别的,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请原审定该风景名胜区级别的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批准,给予降低级别或者撤销风景名胜区命名的处罚。
第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罚款超过五万元的应当报经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情节严重的,由颁发证件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吊销有关证件:
(一)设计、施工单位无证或者超越规定的资质等级范围,在风景名胜区承担规划、设计、施工任务的;
(二)对风景名胜区各项设施维护管理或者对各项活动组织管理不当,造成经济损失或者伤亡事故的;
(三)在风景名胜区内从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不健康、不文明活动的。
第九条 污染或者破坏自然环境,妨碍景观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其停止污染或者破坏活动,限期恢复原状,并可处以三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不能恢复原状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罚款超过五万元的应当报经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条 毁损非生物自然景物、文物古迹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其停止毁损活动,限期恢复原状,赔偿经济损失,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一条 破坏游览秩序和安全制度,乱设摊点,阻碍交通,破坏公共设施,不听劝阻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给予警告,责令其赔偿经济损失,并可处以一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二条 对违反本规定,同时又违反国家有关森林、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等法规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参照相关法规合并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作出罚没款处罚,必须开具财政部门印制或者核准印制的罚没款收据,写明处罚事项和处罚决定书编号,并加盖处罚单位印章,同时要有执行人签字或者加盖印章。罚没款按国家有关规定管理。
第十五条 本规定由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民政部、公安部、劳动人事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城镇退伍义务兵安置工作几个问题试行意见的通知

民政部 公安部 劳动人事部 等


民政部、公安部、劳动人事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城镇退伍义务兵安置工作几个问题试行意见的通知
民政部、公安部、劳动人事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公安厅(局)、劳动人事厅(劳动局),各军区、各军兵种、国防科工委、军事科学院、军委直属院校:
近几年来,城镇退伍安置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促使城镇义务兵在部队安心服役,努力工作,加强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今后城镇退伍安置工作,要体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和区别对待的原则。为此,特作
如下试行意见的通知:
一、服现役期满的城镇退伍义务兵,或虽未服满现役,但符合一九五七年《国防部关于处理义务兵退伍工作的规定》第二条四项条件之一的城镇退伍义务兵,均按现行政策予以安置。
二、对于在部队立过功,获得大军区以上单位各种荣誉称号和超期服役的城镇退伍义务兵,在现行安置政策及客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优先照顾本人志愿,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各接收单位应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骨干作用。
三、对于在部队因犯有刑事罪被判刑(过失犯罪除外)和被部队开除军籍、除名的或退伍后待分配期间犯有刑事罪被判刑的城镇退伍义务兵,不再作为退伍义务兵分配工作。由市、县街道办事处,按社会待业人员对待。
四、对于无正当理由不安心在部队服役,本人坚决要求退伍而被作为中途退伍处理的,在安置上应区别对待。服役不满一年的,按社会待业人员对待;超过一年的,在优先安排服满现役的退伍义务兵之后,酌情安置。
五、本人在等待分配期间,接到了分配通知,经多次教育,又无正当理由,超过半年不报到上班的,一般不再作为退伍义务兵分配工作。由市、县街道办事处按社会待业人员对待。
以上试行意见,请参照执行。



1983年9月10日